雲南交流團

今年4月12日至4月19日,何淑妍校長與師生共18人拜訪本校姊妹校–雲南大理州民族中學(下稱民中)及在大理、麗江及騰衝作生態考察。

姊妹校探訪的部分令師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受到當地師生熱情及具少數民族特色的款待,我們觀課時看到大理民中學生上課鐘一響馬上進入學習狀態的情景﹕六十多人一班靜心聆聽;老師一發問,整班齊答;另外我們參觀了上了三節課後的課間操:全校學生一起在學校運動場跑圈令人印象深刻。此外,當日下午我們和部分民中學生一起遊大理西湖,探訪農民及共進晚餐。在探訪過程中,我們瞭解到西湖附近的環保措施比過去更嚴厲,不但紫大蒜不能種植及不能捕漁,連農家樂、民宿及划艇載客亦要停辦,居民收入減少,加上補助款未能發到村民手上,年長村民要靠外出打工的子女接濟,可以說在可持續發展方面,仍需努力把人與環境的平衡算進去,應該要想方設法讓當地人參與可藉以謀生的保育工作,例如在收費保護區內擔當管理員或解說員,村民或可製作工藝品及紀念品,政府在當中可擔當連繫者及行政者角色。

除了和民中師生接觸外,我們還對雲南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考察,多個行程中大家最深刻的是<<印象麗江>>的表演,除玉龍雪山為背景的劇場美不勝收,眾演員陣勢浩大整齊,展示少數民族的氣概及爽直形象,亦表達了各族對情愛及生活的熱切追求,令我們對少數民族有深刻的記憶。

行程中,最令人欽佩是大理貓頭鷹生態村鹿紋先生,他努力救助動物及著力於一個村落的可持續發展:從他的講學當中,我們知道小至一個庭院角落亦應先思考如可不干預它,不清走的落葉能孕育生態循環所需細菌,有益於植物、昆蟲、鳥類等等;為吸引不同昆蟲停駐,鹿紋先生特建立昆蟲酒店 ; 為令水質良好或合適,他每次安排合適沙土以作過濾;附近土地均以有機形式耕作及附加貓頭鷹來捕捉破壞莊稼的老鼠,村落愈來愈完備。另外鹿紋先生的特意安排下,本校學生學習安裝貓頭鷹巢箱,為生態保育出一分力,同時我們也參與白腹錦鷄及鵟的放歸自然行動,鹿紋先生更跟進放歸的情況而安裝衛星追蹤器,原來野放的鳥多仍會因各種不友善行為遇險或未能生存,要再次救助,可見他如何為生態盡心盡力!

是次活動中,同學亦參觀騰衝國殤墓園,墓園的莊嚴實令人震撼!騰衝在抗戰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1944年的9月,在經過一百多天戰後,勇敢的中國軍民終於擊退聲勢囂張的日本侵略軍,我國犧牲軍人逾萬,他們奮不顧身事蹟可歌可泣,每一個園內雕像的故事,令人刻骨銘心!

八天行程還包括參觀高黎貢山百花嶺和棲花嶺、 騰沖火山地熱國家地質公園 、北海濕地保護區及蒼山等等,各地景色優美而且在當中均見到多種雀鳥和動植物,說明雲南生態環境問題得到重視,此行師生均感收獲豐富,對國家有更多方面的認識!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