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震夏傳奇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陳震夏中學 ── 一切由「情」開始

本校以陳震夏先生名字命名,然而陳震夏先生的身分,卻甚為神秘,他背後有一個感動人心的傳奇故事,更不為人所知。幸得陳震夏先生的慷慨捐贈及對教育的無私貢獻,何添博士與何善衡博士重情重義及信守承諾,才令本校能夠得以建成,為年青人提供教育服務。陳震夏先生的傳奇故事中,陳先生及兩位何先生的高尚品德及情操成為每一位震夏人的學習榜樣。

以下文章節錄自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聯合邁進》九月號 (2012年)
當代雙城記 — 陳震夏傳奇:

話說,已故聯合書院校董會主席何添博士與何善衡博士等人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由內地來港開辦恒生銀號,當時主要經營上海、廣州與香港三地之間的匯兌業務,生意蒸蒸日上。當年,二人有一位好友陳震夏先生留下了一萬元便返回內地。及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香港與內地的匯兌業務即時中斷,而身在內地的陳震夏先生亦杳無音訊,他存在恒生的一萬元當然亦無人認領。

 

一萬元在今天雖不算很大的數目,但當年一般小市民月入只有數元,一般人營營役役一輩子亦未必能積累到一萬元。陳先生留下鉅款,並未開具收條,又無憑證,只是基於對何添博士與何善衡博士的信任。兩位何博士面對這筆無人認領的財富, 實可據為己有而又不為人知。然而兩位不但沒有乘人之危,更把這一萬元放在恒生銀號做股份。物換星移,恒生銀號在兩位的精心經營下,發展成為香港最大的華資銀行,後來更成為了上市公司。而當年的一萬元亦增長了過萬倍,變成了超過一億二千萬元的鉅款。

1979年後,當何添博士終於在上海找到陳震夏先生時,已恍如隔世。兩位何博士後來安排陳先生來港,不但打算親自歸還那一萬元,更決定連同該筆款項歷年滾存的利息、增值一併交還,以不負陳先生當年的信任。兩位的胸襟、誠信實令人景仰﹗而陳震夏先生對此亦感到十分意外,他萬萬沒有想到何添博士與何善衡博士非但一直保管着他幾十年前遺下的錢財,亦想不到這筆錢會變成天文數字,更未料到兩位居然如此念舊,於數十年後仍千里迢迢尋訪舊友,以完璧歸趙﹗

一般人如遇上此等奇遇,想必會有滿腹享樂大計,盤算如何享受榮華富貴。然而,陳先生卻灑脫不凡,表示每月只需港幣二千元作生活費便已足夠。後來經過商議,陳先生最後決定把財富分為三份,一份留給子女作生活費,一份交予新華社香港分社時任副秘書長何銘思先生管理,成立「華夏基金會」於內地推動教育及衞生事業,一份則交由兩位何博士管理,以成立「陳震夏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香港的教育及醫療事業。

「陳震夏慈善信託基金」在兩位何博士等人的管理下,連年增長,並先後捐款給威爾斯醫院、明愛陳震夏中學、中大校友會聯會陳震夏中學及聯合書院陳震夏宿舍等等,積累已超過港幣億餘元。而聯合書院校董會前主席何添博士本人對聯合書院的發展更是鼎力支持,不單捐款,更經常身體力行參與其中。

何添博士雖生逢亂世,未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正規教育,卻深明教育的重要性,一直熱心支持內地及香港的教育事業。他對書院無條件的支持和信任,更是令人肅然起敬。而何博士之子,何厚浠先生幼承庭訓,一直熱心社會公益,除參與管理多個慈善基金,包括「陳震夏慈善信託基金」外,亦擔任聯合書院的校董,甚具乃父之風。

 

成立「陳震夏慈善信託基金」之美事得以玉成,實有賴陳震夏先生的慈善胸襟。然而,若非兩位何博士重情仗義,信守承諾,「牙齒當金使」,陳先生的慈善事業亦不能成就。兩位何博士雖與陳先生分隔兩地,多年不見,但數十年來對友儕間的情誼仍莫失莫忘,這份友誼實令人感佩。幾位富而有德,未有見利忘義,真是一代儒商,足為後人之典範!